-
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水平、优化运行参数以减少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持续改进设计解决高速运转中的磨损问题,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和运行效率。经过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完善维护管理制度、建立故障及维修档案,使企业能更高效地管理设备,综合措施不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卷烟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时间:2025-11-13
作者:
王海娇
关键词:卷烟封装设备;设备可靠性;维护管理;操作培训;生产效率
-
铁路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针对铁路供电电能质量问题探讨补偿系统设计,涵盖技术、结构、设备、控制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并展望发展方向。
时间:2025-11-13
作者:
蔚卿,赵春会
关键词:铁路供电;电能质量;电力补偿
-
本文综合分析了隧道掘进机相关数据特征,对隧道掘进机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透彻的了解,促使隧道掘进机数据的处理和储存取得了最佳的效果。依托某市地铁某段实测数据信息,积极开展数值实验操作,对数据算法的实用性进行了客观的验证,使得后续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工作取得最佳的效果。
时间:2025-11-13
作者:
刘恒超,朱永超,焦妮,王会朴,吴顺利,马强
关键词:隧道掘进机;多源异构;数据处理
-
为了应对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对微电网规划设计和运行调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CVaR 容量备用的风光联合微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方法。利用 Frank-Copula 函数建立风光联合出力不确定性模型,上层以综合成本最低得到最佳配置方案,下层建立基于机会约束的微电网经济优化调度模型。根据 CVaR 指标预留备用容量,减小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对微电网供电可靠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微电网配置方法能够应对可再生能源波动产生的潜在风险,增加了系统供电可靠性。
时间:2025-11-13
作者:
杨晓然,鹿孟县,王佳磊,李春雨,赵文飞
关键词:微电网配置;备用容量;CVaR;机会约束;风光联合
-
本文主要针对公共建筑和发电厂 10/0.4kV 变电所接地型式的介绍,对比不同接地型式及采用四极断路器的优劣和问题所在,提出变电所接地型式设计以及四极断路器的选用原则,为工程设计和设备安装提供参考。
时间:2025-11-13
作者:
杨浩旋
关键词:接地型式;总等电位端子箱;四极断路器
-
异型三通管在军工、医学方面应用要求较高,运用传统加工方法铸造、焊接很难达高质量的内壁粗糙度,容易影响流量。本文以此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先进的LM600 五轴加工中心进行实物的加工,一方面提高产品在传统加工方式下达不到的外形及内部质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五轴联动加工技术及 Powermill 软件在复杂零部件制造编程上的优越性能。
时间:2025-11-13
作者:
鲍磊,余雁波,朵丛
关键词:异形三通管;五轴联动加工技术;优越性能
-
传统汽轮机在低负荷运行条件下的效率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网的需求,为解决在低负荷运行时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低负荷运行对汽轮机运行系统的影响,特别是汽封漏汽和排汽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包括改进汽封结构、加强冷却系统性能并进行定期维护检查、优化末级叶片设计以及增设预热装置或调整加热器设置,实现了在低负荷运行条件下汽轮机效率的显著提升。
时间:2025-11-13
作者:
王怀亮,李海明
关键词:低负荷运行;汽轮机;汽封结构
-
在消防灭火演练、安全教育培训等活动中需要进行扬沸火灾灭火演练,现有模拟装置的尺寸小,均不能满足灭火演练的需要。因此笔者研发了一种模块化的模拟装置,通过积木式搭建,形成不同规模的扬沸火灾灭火演练系统,满足不同场景的模拟需求。
时间:2025-11-13
作者:
宋群立,朱思婷,彭伟
关键词:扬沸火灾;灭火演练;模拟装置
-
基于实兵实装演练的装备维修保障组织指挥训练,存在训练成本高、安全隐患多、组织难度大、不便复盘讲评等诸多实际问题。而依托相关仿真系统,以一定的背景为牵引,针对性地开展全员、全要素、全流程的装备维修保障组织指挥训练,可大幅降低训练成本、系统增强训练的安全性,并可切实提高训练的系统性与信息化、可视化水平。结合装备维修保障实战化仿真训练的现实需要,对参训人员角色及其关键业务与流程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凝练出需要仿真的要点、难点与重点,从而为后续仿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研发提供重要参考借鉴。
时间:2025-11-13
作者:
姜柏存,曾拥华,刘瑞峰,要瑜乐,温昊
关键词:装备维修保障指挥;仿真系统;需求分析
-
本研究聚焦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TP)难以稳定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问题,提出并深入探究了“气浮 + 砂滤”耦合工艺用于城镇污水极限除磷。研究通过动态试验、连续试验评估了工艺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研究结果显示,最佳运行参数为 PAC 投加量 4.92mg/L、阳离子 PAM 投加量 0.125mg/L、溶气罐压力 0.36MPa、表面负荷 4.8m³/(m²·h)、回流比 100%。此外,该工艺在高浓度(约 0.45mg/L)和低浓度(<0.10mg/L)进水条件下出水总磷均稳定低于 0.05mg/L。与厂内现有高效沉淀池相比,该耦合工艺在相近 PAC 投加量下,PAM 投加量仅为其 1/8。
时间:2025-11-13
作者:
王源
关键词:极限除磷;气浮工艺;砂滤;总磷;提标改造;城镇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