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绍了自动配料起重机的基本运行参数与配料流程。总结了自动配料起重机的运行特点,建议起重机进行
自动化改造之前宜进行工作级别校核,并利用起重机使用单位给出的起重机信息参数、生产效率参数、生产工艺参数对起
重机整机工作级别进行了校核与确认,最后提出了校核不符合时的建议与解决方法,可以为起重机使用单位、生产单位与
检验单位提供相关参考。
时间:2021-02-02
作者:
唐艳同 1 ,沈国炎 2 ,余焕伟 1 ,梁玉成 3
关键词:自动配料;起重机;工作级别校核
-
电站锅炉的水冷壁爆管是火力发电厂事故中较严重的事件,它将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造成非计划停机事
件的发生,给电厂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采用对一起电站锅炉水冷壁爆管事故的原因分析,采用了宏观形貌、金
相分析、光谱分析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手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锅炉运行状况分析表明水冷壁结垢是由于锅炉长时间低负荷
运行造成水冷壁局部不能得到充分的冷却,致使水冷壁管内块状物脱落而造成爆管的主要原因。
时间:2021-01-22
作者:
马振华
关键词:水冷壁;爆管;原因分析;整改建议
-
目前,我国电梯数量与日剧增,但电梯的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安全问题也备受社会公众的关注。各类
事故的调查统计显示,电梯门系统事故发生概率最高,因电梯门锁回路短接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剪切、挤压、坠落等
安全事故占据大多数,同时,存在相当大的危害性。为此《电梯型式试验规则》和电梯检规(含第 1、2 号修改单)(以
下简称新检规)中对电梯门旁路装置的型式试验、设置要求及检验内容等都作了详细要求,目的为了规范门回路短接
操作,提高设备本体的安全防护系数,降低或消除可能的残余风险。
时间:2021-01-22
作者:
刘本镇
关键词:旁路装置;目的;检验要点;失效形式
-
本文根据 JJG112-2013《金属洛氏硬度计检定规程》和 JJF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金
属洛氏硬度计测量结果的示值误差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时间:2021-01-22
作者:
王彦
关键词:金属洛氏硬度计;示值误差;不确定度评定
-
本文主要从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分析以及检测对策点出发,并结合当下电梯制动失效的影响进行阐述说明。随着
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电梯在人们的生活中也逐渐地被普及以及运用,由此一来,人们对电梯的安全性也给予了
高度的重视。但是,部分的电梯还是存在因为长时间应用而没人检修的现象,所以往往就会出现制动失效的问题,从而导
致电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此就需要熟悉电梯的制动机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同步不仅保证了电梯的安全性,
还确保了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时间:2021-01-22
作者:
王彦麟,张培杰
关键词:电梯;制动失效;问题分析;检验对策
-
本文通过计算曳引轮尺寸变化与曳引系数的关系,研究轮槽磨损与曳引能力的内在联系,分析轮槽磨损产生的
原因,通过案例验证轮槽磨损对曳引能力影响,并讨论检验注意事项。
时间:2021-01-22
作者:
黄文翰
关键词:电梯;曳引轮槽;磨损;检验
-
锅炉和压力容器设备的使用在电力、机械、化工等行业极其普遍,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在使用
过程中,锅炉和压力容器的安全问题却也不得不让人重视。由于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阀出现问题造成的巨大事故时有发生,
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危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全,所以定期对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阀进行校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时间:2021-01-21
作者:
魏伟
关键词:锅炉安全阀;压力容器;检验
-
铁路系统不断发展,铁道车辆的运输安全重要性不言而喻,铁道车辆轨旁东塔监测系统能实时监测列车的运行
状态,保证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而 5T 设施在动态监测列车运行状况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简单分析 5T 设施中 TPDS(动
态监测系统)的组成以及功能,随之分析 TPDS 系统的临时故障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时间:2021-01-21
作者:
臧连鸿
关键词:铁道车辆;轨旁动态检测;临时故障处理
-
声发射传感器(AE 传感器)是声发射检测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影响系统整体性能重要因素。声发射传感器通过
固定装置固定在待测设备表面。常规设备选用的材料多为铁磁性材料,随着不锈钢材料的推广应用,原来采用的磁性吸附
传感器固定装置不再适用。由于传感器的固定方法问题受到阻碍,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采用真空吸附替代原
来的磁性吸附,这种装置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时间:2021-01-21
作者:
邝吉贵,刘杲凯,陈一亮
关键词:声发射传感器固定装置;磁性吸附;真空吸附
-
试验测试是获取接触热阻数据的重要手段,针对高真空度条件下接触热阻测试平台成本高,单次测试时间长的
缺点,提出了一种减少热流沿热流计法向传递的温度补偿方案,采用 ANSYS-Icepak 软件进行了温度场仿真,常温常压下测
试数据与高真空度试验台测试数据对比表明:采取温度补偿方案接触热阻测试数据误差在 5% 以内,单次测试时间在 3 小时
内,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时间:2021-01-21
作者:
谢明君,边燕飞,蔡萌
关键词:接触热阻;温度补偿;温度场仿真